11月25日晚,文学院、民族地区语言文字教育协同研究中心邀请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周文德教授,作题为《地名用字分级的依据和原则》线上学术讲座。副院长严寅春教授主持,40余人聆听。
周文德从历史、地域、语言、文化四个方面对“地名”作了界定,同时阐述了研究地名及地名文化的现实意义;他借助《通用规范汉字表》,指出地名的地位以及地名用字的来源,并列举甲、乙、丙、丁、戊五类字探讨其分级、分类的必要性;他从理论、应用、现实三个角度来谈地名用字分级的依据;归纳出地名用字分级的类属、频度、政区等十大原则。
在互动环节,周文德结合实例就“华山”的“华”、“鄠邑新区”的“鄠邑”以及山西“洪洞县”的“洞”、汴梁的“汴”等地名用字的发音展开交流,又对历史地名改名的原则以及影响,对未被辞书收录的地名如何考察等问题一一作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文:靳敏/审核:王军君/编辑:陈庆芝)